特教部教师李荔与孩子们一起 |
这些孩子大多性格内向,李荔就从最基本的语言交流做起,利用一切机会和孩子们说话,和他们一起做游戏、拼图、画画、做手工,还教他们唱歌、跳 舞,让他们随时随地感受到被关爱的温暖。李荔发现有些小孩不懂得如何面对冲突,会因为一本书而打架,就运用模拟说教的方式教会他们如何与人交流,懂得为人 处世的道理。李荔经常在上课过程中教会他们认知社会,还教会他们许多生活小常识,增强他们的自理能力,遇到他们不明白的事情,她就耐心细致地告诉他们。在 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李荔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每件事都是极尽耐心地去完成,她既是一位好老师,又是一位好妈妈。
王平军是福利院的一 名医护人员,他负责患儿的康复训练和疾病治疗。他每天除了刻苦钻研特殊儿童需要的专业护理知识外,还结合临床实践,通过细心 观察和诊断,针对每个儿童的病症及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患儿进行医疗和康复。“脑瘫患儿的吞咽功能很弱,进食过程中很容易食道气道堵塞,发生堵塞情况就 要马上倒立患儿,适当力度猛拍患儿胸背部。”王平军介绍道,“我们二十四小时都要轮流值班,患儿发生紧急状况,第一时间必须马上治疗。”20岁的华华就由 王平军照顾,华华11岁来到福利院,刚来的时候生活不能自理,全靠王平军的细心照顾和耐心治疗,现如今华华基本生活自理,依靠助行器可自己行走。说起王平 军,华华激动地说:“没有王爸爸,就没有我的今天,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要学会感恩,以后想学做生意,开个小卖部可以挣钱养活自己,还可以孝敬王爸爸。”
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就是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精心照顾这些孤残的小生命。他们根据每个孩子的年龄、病情、智商积极进行康复训练,为了教会孩子一个动 作、一种生活技能,不辞辛苦、不畏困难、成百上千次地重复示范和训练。由于需要长时间俯身照顾孩子,几年来,他们已经数不清磨破了多少条裤子,很多人都累 出了腰椎疾病,但他们仍无怨无悔地坚持工作。
院长满家位介绍道,目前,兰州市儿童福利院共收养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人 的“三无”孤残儿童300余名。按照国家规定,儿童福利 院的工作人员与患儿的比例应该是11.5,但福利院全部的工作人员只有194名。因为人手少,要照顾这么多的残疾孩子很不容易。“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待遇 不高,但是他们工作非常认真,也非常有责任心,他们常常让我感动。”满家位说。
关心扶持
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儿童福利院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扶持。
甘肃省委、省政府领导十分关心孩子们的生活及康复情况,时常询问他们的近况并看望慰问。2012年“六一”儿童节,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三运在省委秘书长刘立军、兰州市委书记陆武成、副省长郝远和省慈善总会会长杜颖等陪同下,来到兰州市儿童福利院看望慰问孤残儿童,并为孩子们送去节日祝 福,与孩子们一起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儿童节。
每年都有许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和慈善组织捐款并给孩子们赠送物品;很多学校的师生自发来到福利院为孩子们表演节目、献爱心;还有很多不愿留姓名的好心人时常为孩子送来尿不湿、玩具、图书之类的物品。
2012年,甘肃省民政厅共为全省2.1万名孤儿发放生活保障费1.2亿元。
为了全面提升孤残儿童护理员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2012年10月15日,省民政厅在平凉举办了第一期孤残儿童护理员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培训 人员主要是全省孤残儿童养育一线的工作人员,兰州市儿童福利院选派参加培训的护理员均取得了资格证书;省民政厅实施的儿童福利机构“蓝天计划”项目已进入 尾声,14个市州除1个因选址变更正在建设外,其他市州儿童福利院已全部建成,床位达到3000多张;2012年重度残疾儿童救助抚养机构建设有效推进, 安排新建和改扩建项目38个(含“蓝天计划”项目),省部级公益金共4659万元(含“蓝天计划”项目),预计增加床位2360张。这些工作的有效开展, 使全省儿童福利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走进特殊教学楼的一间教室,这里宽敞明亮,孩子们正在上美术课。14个孩子年龄在8至10岁 之间,全都聚精会神地埋头作画。美术老师在白板上贴 了两幅画,一幅是荷花,一幅是蜻蜓。孩子们手里画的是老师事先勾勒好的轮廓,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填充自己喜爱的颜色。坐在第一排的小文引起了我的注意。他 今年10岁,身患白化病。小文是一个腼腆的男孩,一边认真地涂描蜻蜓,一边轻轻地对我说道:“我喜欢画画,可是我眼睛看不清,我要努力的画好,给这只大蜻 蜓涂上最漂亮的颜色,这样它就可以自由地飞翔了……”
美好明天
在婴幼儿养育楼的“小象班”里,有一名十个月大的女婴,名叫平平。韩翠花介绍说:“小平平是在三个月大的时候由医院送来的弃婴。等到她身体的各项指标达到标准后,就会送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婴幼儿寝室 |
为帮助福利机构的孤残儿童解除疾患的折磨,帮助他们增强生活自理自立能力,民政部于2004年5月启动了“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用福利彩票募集的公益金为福利机构内具有手术适应症的残疾孤儿实施手术矫治和康复。
“目前我们福利院已有130多名残疾孤儿得到了手术医疗,康复有效率达90%以上。唇腭裂患儿在兰州市陆军总院接受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省 人民医院接受治疗。”韩翠花介绍道,“今年20岁的华华11岁来福利院的时候生活不能自理,吃饭都要靠医护人员王平军喂,2007年在北京东直门医院做了 脑瘫治疗手术,之后一直在院里做康复训练,目前生活基本能自理,能坐能走。患有‘剪刀腿’的明明也在北京做了手术,通过护理员的悉心照料,以及不间断地做 治疗、做康复训练,目前能够依靠助步器行动自如。”
从2011年起,孤残儿童的生活标准得到大幅度提高:由原来每人每月300元提 高到940元。现在孩子们每天早晨为一包鲜奶、一个鸡蛋、一个面 包、一个小菜,午餐四菜一汤,晚餐荤素搭配,以清淡为主。三餐中间还要加水果、小吃等。在这里儿童饮食分年龄、分残疾情况、分个体差异全面进行每周食谱化 操作,专人进行营养调配,做到了每日不重样,并搭配了各种辅助营养品。患病儿童饮食坚持单独供给,专人陪护,帮助患儿尽早康复。
儿 童房间配设齐全,有配餐室、盥洗室、卫生间、浴室、储藏室、寝室、活动室,室内配有电视机、空调、冰箱、消毒柜、微波炉等多种设施,并有通风 装置。福利院还设有康复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运动疗法、引导式训练等8个功能康复室,为患有脑瘫、自闭症等疾病的残疾儿童开展康复训练。还开设有新生 儿科、脑瘫病房。运用针灸、按摩等传统康复训练方法,全方位对残疾儿童进行整体康复。
为了解决大龄孤儿就业问题,2009年兰州市 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兰州市儿童福利院孤残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的通知》,截至目前派遣分 配了福利院30多名孤残毕业生到县区和市属有关事业单位就业,建立了良好的大龄孤儿就业安置工作长效机制。2012年福利院共有6位毕业生,工作全部分配 解决。24岁的方方去年6月大专毕业,12月就在安宁某事业单位就业。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福利院已就业的孤残儿童申请到了就近的廉租房或经济适用 房,在西固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小兰去年就申请到了廉租房,并于去年年底拿到了钥匙,真正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福利院的工作人员,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和爱心,他们无怨无悔当好孤残儿童的“爸爸”“妈妈”“姐姐”,让每位孤残儿童都享受到家庭的温馨、浓浓的亲情;他们尽职尽责当好“老师”,为每位孤残儿童上好人生的第一课,用真情真爱为孤残儿童撑起了一片蓝天。
期待更多的爱心人士,来关心这些孩子;期待更多的爱心企业,为孩子的健康作出自己的贡献;更期待所有的父母能够优生优育,善待自己的孩子。
最新开奖 | 双色球 3D(试机号) 七乐彩 | 论 坛 | 双色球号码 3D活动 七乐彩号码 | |
开奖数据 | 大数据 3D回顾 七乐彩中奖 | 图 表 | 双色球 3D 七乐彩 东方6+1 | |
视频 | 双色球直播 3D点播 七乐彩直播 | 彩民之家 | 双色球 3D 七乐彩 专家分析 | |
专家说彩 | 双色球 3D 彩民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