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级”彩票引发溯源论战 藏友各抒己见
藏友多角度质疑“夺彩票”
基本信息残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广大藏友对于这款年代久远的彩票的关注点,多数集中于其属性。而对其真伪的判别,则尚居次席。[藏友淘到民国时期丙种公益奖券 求专家鉴定]
“该票无兑奖号,无发行目的,无兑奖目录,无奖级设置说明等彩票所应具备的基本信息。仅仅凭借票面上的‘彩票’二字,尚不能断定这就是一张‘正票’。”一些在网络上看到该票图片的藏友纷纷留言表示,基本信息的残缺,直接导致这张票不能被断定为是一张真正意义上的彩票。
价值与价格不符
据部分藏友介绍,这张“夺彩票”其实在市面上并不鲜见,各地的收藏品市场上都出现过其身影。甚至在一些全国性的彩票交流会上,还有藏友特意带来参展。
“如果具有264年的历史,在纸质品中绝对是精品中的精品。年代久远为藏品带来的价值也应与其价格呈正比,但是北京报国寺文化市场此票仅售100元一枚,且不止一家摊点出售。”北京资深藏友陈政京感慨道,“如今,光绪年的彩票单张售价都已愈千元,而乾隆年的彩票不会仅值这个价钱。”
无独有偶,另有藏友也透露说,前几年曾在太原南宫收藏品市场看见这款“夺彩票”,售价仅为10至20元。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如果需求量较大,摊主还会打折批售。
珍贵票种网络鲜见
陈政京告诉《公益时报》中华彩票专刊记者,他曾经在市面上见到过这款票的实物。“从纸质、印刷、绘图上都比那些售价低廉的‘夺彩票’要更像乾隆年间的纸制品,且售价高达3000元。当时之所以没有收购,就是因为无法确定其是否算是彩票。”
此外,陈先生还从珍贵藏品收藏者的心理对此事进行了解析。他表示,真正拥有乾隆年间纸质藏品的藏友,很少会将其放在网络上公开展示。因为,如今造假技术非常之高,一旦被“复制”,很可能导致藏品贬值。
“论战”引发彩票起源的思索
在众多藏友对于“夺彩票”的真伪各自发表看法的同时,关于彩票在我国究竟于何时产生的讨论也被再次提及。多数人认为,我国彩票是在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后才从国外传入的。所以按此时间推算,乾隆年间尚无彩票。然而,对这一时间的判断很快受到了部分藏友的质疑。
其中,认为彩票为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的藏友,基本同意“彩票为舶来品”的说法。“1571年,西班牙在菲律宾发行吕宋票。而这种彩票在1860年前后传入中国,成为我国彩票的起源。”陈政京介绍道。
然而有研究人士曾指出,彩票在我国古已有之,清朝的“抽千字”、“白鸽票”等都是彩票的雏形,且年代远早于吕宋票。甚至有人引唐代李白的《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中“六博争雄好彩来,金盘一掷万人”一句,试图探求彩票是否产生于更早的朝代。
对此,陈政京表示,不同年代对彩票定义的不同,这也导致对彩票产生朝代之判别存在差异。“如果以当代彩票的定义为标准,发行的目的是为公共事业筹集善款,那么‘白鸽票’等均属于纯粹的赌博范畴。”
最早由官方发行的彩票
我国最早发行的彩票,过去认为是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批准发行的“湖北签捐彩票”。彩票的正上方印有“武备学堂衙门”,下方是“蛟龙出海戏珠图”,目前已很难见到。但是,尚有比此更早的。光绪二十五年10月在上海发行的“江南义赈彩票”。票上印有中、英文文字,彩票外有封套,总量18000张,每张5元,分为10则,每则每月5角,每月开奖一次。
新中国最早发行的彩票是1984年福建为筹建省体育中心发行的体育彩票,面值2元。最早的福利彩票,是1987年7月27日在河北石家庄试发行的。共50万张,全套6种,图案相同,以红、棕、黑、绿、深蓝和浅蓝颜色区分,面值均是1元。
- 每日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