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彩票20余年 胡国荣说每个彩票都有历史
八仙过海、四大名著、十二生肖……眼前这些花花绿绿的“小纸片”,若不是印着兑奖说明,很难相信它们是几十年前的彩票。
很多人将彩票视作寄托希望的方式,有人却把各个年代各地发行的彩票收藏起来,品味其文化价值,考究其背后的故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收藏彩票以来,胡国荣的藏品自清光绪年间延续至今,跨越百年。数千张藏品中,有不少珍品。
四本彩票集子 记录四段历史
皮衣、牛仔裤、棒球帽,中铁二局文化宫茶铺里,一身休闲装扮的胡国荣看起来十分干练。坐定后,他从包里掏出厚厚四大本彩票集子,“这只是我收藏的一小部分……”胡国荣大致将彩票按发行时间分了类,清末至新中国成立以前为一本,新中国成立以后,又按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分为三本。
胡国荣说,中国发行彩票的历史由来已久,至清光绪年间已颇为盛行,各地政府发行彩票除了增加财政收入,还被用于赈灾、兴学、筹饷。那时的彩票也称奖券、慈善券, 从票面来看,有木刻、石印、铅印等多种方式,设计上却大致相似:长条状竖版印刷,每十条一整张,载明彩票的名称、号码、发行价格、发行总量、开彩时间、兑奖方法等,并在周边绘有花纹。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鼓励广大市民的储蓄热情,由地方政府发行的彩票逐渐被各地银行发行的“有奖存单存折”替代,直到1987年全国发行的第一套福利彩票问世,彩票又重新流行起来。
在胡国荣的藏品中,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发行的彩票已呈现出极为丰富的题材:体彩有运动符号、体育场馆,甚至还有国足队员的合影;福彩有四大名著、十二生肖、京剧脸谱……胡国荣说,与现在的电脑机打彩票不同,那时候的彩票设计考究,文化内涵丰富,“每一张彩票都有故事,集起来便是一段历史。”
“改版”、错版、珍稀版 他都有
1988年的“蓝精灵”、1992年的“中国足球彩票”、广元体育场建设彩券……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收藏彩票以来,胡国荣从全国各地搜罗到不少珍稀藏品,部分藏品甚至已是孤品。
众多收藏中,他率先拿出1909年,由四川政府发行的“四川奏办彩票”,“这是我这么多年来,能找到的四川政府发行的最早的一张彩票。”除发行量和存世量都极少的珍品,胡国荣的收藏中还有两枚特殊的彩票———一枚 “改版”彩票,一枚错版彩票:
这枚“改版”彩票为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分行发行的“爱国有奖储蓄存单”,票面上,原来的“1951年3期3组”被两条直线划掉,新日期“1952年4期1组”直接印在旁边,页边还加印有“改印说明”。一枚错版彩票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川西区发行的“保本保值爱国有奖定期储值存单”,票面左下侧印有“第一期第二组”,右上侧则印成了“第一期第三组”。
大半工资用于收藏 家人很支持
整理藏品、制作贴片、搜集资料、与藏友交流……胡国荣说,从最初收藏邮票、钱币转为收藏彩票,从太升南路老文化宫,到纱帽街、游泳池、青羊宫,再到草堂北门,直到现在的送仙桥,他几乎见证了成都收藏“聚头点”的变迁。
退休前,胡国荣在成都铁路局客运段工作,经常出差让他有了更多机会与各地藏友交流。1989年,一次在北京出差时,在老客站外无意间买的一张福利彩票,吸引了他的目光,“这个还好看嘞!”从此,他走上了收藏彩票的道路。
胡国荣说,如今自己的大半退休工资都用在了收藏上,所幸家人都十分支持,老伴儿有时还帮他搜罗,“现在我已经68岁了,没别的爱好,就愿意把收藏一直坚持下去……”(成都商报记者 杨艺 摄影记者 徐群冠)
- 每日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