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藏友之家 > 热点新闻

浸润彩市风雨 品味收藏文化

2014-09-18 02:18:18    来源:中彩网    字号: T | T | T

福彩基层工作者王长江在全国第八届(武汉)彩票收藏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我叫王长江,来自湖北宜昌,是一位普通的中国福利彩票工作者,自1992年步入福彩系统至今,混迹其间十八年,浸润彩市风雨,品味彩票事业发展的酸甜苦辣,经历和见证了中国福利彩票在湖北的发展过程。今天,我斗胆与各位领导和收藏界专家谈一下自己对彩票收藏的肤浅认识。
方寸彩票 见证彩票发展历程
一物能藏,必有起因。方寸彩票,在完成其发行、兑奖之后能成为藏品,除了文化底蕴和艺术鉴赏以外,更重要的是它存载了中国彩票发展的痕迹,是中国彩票发展的见证。
作为一位彩票收藏爱好者,一张“和平鸽”彩票,我在把玩之时,想起的是机械版彩票印制中的缺陷,由此引发挑票事端,经历之可怕至今仍然记忆犹新;一张“扑克牌”彩票,让我回味的是大奖组的风起云涌,从自主设奖到二次开奖,终于导致西安宝马事件,正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还有“98抗洪救灾”彩票、各种玩法的电脑彩票、网点即开票更名之后的刮刮乐彩票,这些一张张彩票,它们在不同阶段给我留下了不同的回忆。
把玩品味 始见彩票收藏之功
香港文化名人董桥的一句话,大抵可以作为很多收藏家的心声。他说“收藏、鉴赏和研究是孤独而不寂寞的游戏。孤独,说的是非常个人的文化生活:一得之愚,偶得之趣,都不足为同道说,说了同道也未必有分享的气度;集藏之家天生是酸葡萄家。不寂寞,说的是其得自乐和自以为是的偏心,自家的藏品都是稀世的珍品,越看越好,人家说不,真是人家浅薄。”如是我言,彩票收藏尽管现在方兴未艾,然而对于藏家而言,更多的意味仍是私我的。因藏而生出的价值,不过是附带之物。
愚以为,彩票收藏的功用,在于传世,现世名利场中的几斤几两,实不足为道。而能现玩家收藏之功的,当是方寸与人的共情,因情千般好,无情恶方生。
藏发分离 或使藏票渐入佳境
当下彩票收藏的误区,怕是藏票与发行混迹一起,不分彼此。在彩票收藏已成时尚的今日,藏彩之大忌,莫过于集些存世量大,又无阶段性代表,电子制版更无意义的发行票。藏票的价值,取决于文化和历史物证两个方面。作为历史物证的藏票,会因其存世量稀少而价值连城,升值空间巨大。当下升值空间巨大的《东方红版龙卷》当属此类,而《蓝精灵》、编号为04-J41-9541的《中华文化名人》(青岛组),则由于印制精美,又是机械版,不可再生,兼具备存世量稀少,又富有文化意义,终得跑赢藏彩大市。鉴于此,彩票发行机构为培育彩票文化,当借鉴邮市经验,将藏品和规模发行进行适当分离,印制专供收藏之票种。此类票种应兼有文化和存量稀少的双重特性,以享有声誉的文化大家联合,推出独具特色的手工版彩票,并与型张、方连、整版多种规格进行发行,提升彩票收藏的升值空间。
搭建平台 促彩票收藏大众化
中国社工协彩票工作委员会总干事苗富瑞在谈及彩票收藏时说:“彩票收藏是以公益、慈善和欢乐为主导的彩票文化,彩票收藏起点低,面值小,参与购买的社会群体大,是继瓷器、集邮之后的第三大收藏领域。”但同时他还指出,目前我国藏品种类繁多,市场十分繁荣,但彩票文化内涵及常识并不普及,造成了很多彩票藏品“有价无市”,无法形成上市规模的收藏市场。
今天,全国第八届(武汉)彩票收藏展示交流会在江城举行,是当下彩票收藏家的幸事,然而目前彩票收藏缺失一个权威的适时交易的平台。我们都知道,任何藏品,唯有其流通和变现体现充分之时,才可能形成市场。故我以为,彩票发行机构,应尽快搭建权威交易平台,当可借此举促彩票收藏大众化,让集彩文化于纷繁的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也唯有此,才能让更多的资源进入彩市,从而推动彩票事业的发展与兴旺。

相关新闻
每日精彩

热点聚焦

彩民之家

中彩网首页 - 新闻 - 公益 - 开奖直播 - 中彩视频 - 图表 - 双色球 - 福彩3D - 七乐彩 - 刮刮乐 - 收藏 - 站主 - 彩票315 - 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