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间,总投资过100万元、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双溪镇公办幼儿园建成如期开园,双溪九年制学校学生宿舍楼工程顺利实施,双溪镇兴红小学有了现代化的电子备课室,全镇义务教育段学生每天享受着营养早餐,双溪镇成功创建为区级教育强镇。双溪镇学校的变化是汉滨区教育事业近三年大变化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汉滨区委、区政府牢固树立教育扶贫、兴学惠民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把教育惠民作为最大的民生事业来抓,大力度投入,大手笔运作,多举措兴学,切实让当地百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用重彩浓墨谱写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统筹城乡 大手笔优化教育资源
强区富民必先强教。发展教育就是奠基汉滨的未来。区委、区政府深刻认识到,按照“一抓三建一统揽”的总体思路,建设人文宜居新汉滨,不仅要金山银山、青山绿水,更要科学谋篇办好教育,提升全民的文化素质。在深化对区情认识的基础上,他们按照“双高双普”目标要求,弹响了“城乡资源抓整合、学前教育抓覆盖、义务教育抓质量、高中教育抓升学、各类教育抓协调”的合奏曲。
近年来,除了定期召开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外,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每年开春召开的第一次办公会必是教育专题会。围绕全区“112040”城镇体系建设,先后制定了《汉滨区教育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汉滨区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编制了《2009—2011年校舍安全工程项目规划》、《汉滨区中小学发展规划》、《安康中心城市学校布点建设规划》,印发了《汉滨区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普九”工作的实施意见》等10多个指导性文件,并不定期召开推进教育发展专题会,进一步夯实了教育发展目标任务,还将教育工作列入政府每月的重点工作计划,纳入部门、镇办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督察督办、兑现考评。
在规划的引领下,该区不断加大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力度,在学校建设用地、手续办理、报建审批等方面大开绿灯,走活了城乡教育资源整合一盘棋。几年前还是人数不足500人的陈家沟村小学通过实施教育资源整合项目后,化蛹成蝶蜕变成一所生源近1100人、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南门小学。家住流水镇在城区打工多年的小李夫妇去年把寄宿亲戚家的女儿转到了这所标准化小学上学,欣喜地说:“现在我在城里打工,又可以照顾女儿上学,再也不用为女儿的学习生活无人照看发愁了。”这几年,汉滨区按照“市区联动,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统筹资金1.6亿元,相继实施培新小学、汉滨初中、汉滨高中等中小学改扩建工程,改扩建校舍67955万平方米,净增132个班、6000个学位,在有效缓解中心城区班大人多问题的同时,每年解决了2000多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
在农村,该区多渠道投入2.86亿元,先后完成了初中改造、卫生新校园、生活设施、危房改造、社会捐赠等185个学校建设项目,新建、改扩建校舍26万平方米,建成寄宿制学校55所,极大改善了全区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为了不让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2011年开始,汉滨区结合陕南扶贫搬迁工程,多方筹资,采取改建、新建相结合的办法,稳步推进了34个镇公办幼儿园和12所小学附设幼儿园项目建设,学前三年行动计划顺利收官后,改扩建园舍达34975平方米。七堰社区、沈坝集镇等一大批山里的孩子也享受到了良好的学前教育。从山上搬进七堰社区的小林说:“现在,除了双休日,每天从茶叶园区务工回来后,再到位于社区东边的大竹园中心幼儿园接孩子,是他的必修课。”
在优化城乡教育资源的同时,该区还多方筹资3400余万元,购置计算机571台,新建学生计算机教室 79个,电子备课室56个。新装备配有多媒体设备的初中理化生和小学科学标准化实验室105个,初中专用地理教室55个,专用多媒体教室105个,音体美及卫生保健室168个,添置图书50余万册。争取投资1568万元,为全区完全小学以上学校配制了光盘播放系统和教育卫星接收系统。目前,有三分之一的完小和二分之一的初中教学设施基本达到了一类标准。2011年,汉滨区顺利通过了“陕西省实验教学普及区”评估命名。累计创建省级标准化高中5所,省级示范初中、小学、幼儿园7所,市级市级标准化学校、幼儿园10所,区级标准化学校、幼儿园26所,大大提升了区域教育均等化水平。
最新开奖 | 双色球 3D(试机号) 七乐彩 | 论 坛 | 双色球号码 3D活动 七乐彩号码 | |
开奖数据 | 大数据 3D回顾 七乐彩中奖 | 图 表 | 双色球 3D 七乐彩 东方6+1 | |
视频 | 双色球直播 3D点播 七乐彩直播 | 彩民之家 | 双色球 3D 七乐彩 专家分析 | |
专家说彩 | 双色球 3D 彩民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