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开票印制发展历程
在彩票设计方面,我国借鉴了国外多年成功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及彩民心理,在原有基础上设计出一些深受彩民欢迎的新票种,吸引了大量新彩民的加入。回溯我国彩票印制的历史,这20多年是短暂而不平凡的。
1987年-1994年
从委托印制到借鉴之路
中国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1987年成立当时称“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委员会”,以下简称“募委会”——7月正式印制发行福利彩票,时称“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券”。由于没有自己的印厂,因此首批福利彩票是委托天津人民印刷厂(印钞厂)印制的传统型彩票。当时采用的是通用设备胶版印刷,首批印量为8000万张。
福彩建立之初,由于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和设备,也没有充足的参考资料,彩票印制踏上了发展初期的“借鉴”之路。
1988年,募委会委托香港印制公司生产了第一批即开型揭开式福利奖券——这在当时传统票占据主要地位的彩票市场中,算是一个新鲜之举。香港印刷公司参考国外票样及制作工艺,采用了通用设备胶版印刷,并使用了压痕机进行撕开口的压痕处理。同年5月由广州东方红印刷厂研制生产出中国首批即开型刮开式福利奖券,首次使用了丝网印刷技术进行了多层覆盖油墨的印刷,平版胶印奖券图案,多版印刷对奖奖符。这些举措,都为即开彩票生产和发行的起步起到了推动作用。
- 每日精彩